close

7.jpg

*本文刊登於宜蘭羅東社區大學校刊"噶瑪蘭ㄟ花蕊"142

1.jpg

2.jpg

3.jpg

牌桌外的天空(林雪娥阿媽)

文/攝影.黃麗惠

  你能想像:一家七姐妹的婚姻,都是纒著小腳的奶奶在牌桌上促成的嗎?雪娥的奶奶具有相當大的權威,家中孫女們的婚事,不由得孩子們的父母置喙,奶奶為七個孫女選擇了四位台灣本省籍及三位安徽籍的外省孫女婿,雪娥在與仍是喜歡摸幾圈的夫婿結褵後,牌桌外的天空,該如何揮灑?

  搬家是小雪娥習以為常的,父親的工作是承包公家機關的石堤工程,因此工程做到哪,家就在哪裡。家裡的十個兄弟姐妹,出生地不盡在同一個地方,雪娥出生在四腳亭,排行老八,雖然父親是工頭,但孩子眾多,過得也算艱苦。

  雪娥出生後,身體相當不好,奶奶說:「若養活了再報戶口。」因此在出生後一年多,雪娥才在人間上添了註記。家裡孩子眾多,母親還要煮飯給工人吃,因此照顧不易,雪娥小時患了小兒痲痺,雖然在動作上不覺得有不方便,但體質較差,身體也比其他人虛弱。

  到了就學年齡的雪娥,全家搬遷到宜蘭的南澳,爾後父親的工程事業漸走下坡,於是結束工程工作,在南澳買房子開雜貨店,同時加蓋豬圈養母豬,雪娥此時在蓬萊國小上學,但因為兄姐較大後都外出工作,所以她得幫忙照顧弟妹,因此可以說是半讀半休的完成了國小的學業。

  雪娥的大哥及二哥在親戚的鼓勵下,雙雙到花蓮求發展,奶奶也會去花蓮孫子那邊走動,以打牌為消遣的奶奶,因此在牌桌上認識了雪娥未來的老公,那時的他在林務局擔任巡山員的工作,雪娥奶奶覺得公家機關是鐵飯碗,自己的孫女身體不太好,有鐵飯碗的照顧,應該可以生活無虞,所以就幫雪娥訂下這門親事,結婚那年雪娥廿三歲,而他的先生則足足長了她廿一歲。

  婚後,雪娥先生的工作時有調動,因此她也跟著搬遷各處林務局宿舍,那時先生的薪水大約四、五仟元左右,剛開始雪娥先生會把薪水交給她,大約過了二年,孩子出生,家裡開銷大,先生疑心她把錢拿回娘家,於是就把家庭財務權收回,先生喜歡打麻將,相對於家的付出就相當的吝惜。

  先生工作調動歷經花蓮、和平,而後調到羅東,因為宿舍很老舊,所以就在外租房子,這時雪娥向附近工廠拿摺/黏紙袋的手工回家做,也才開始有一些收入,不用再過著老是仰頭靠老公的日子。過沒多久先生又調往太平山,但因為山上天氣冷,雪娥就沒有跟著搬遷過去,與女兒住在羅東的租屋處。

  大約民國六十二年時,雪娥先生工作調到礁溪,他們全家就搬到礁溪的宿舍,過不多久,先生又被調往蘇澳,這回雪娥不想再搬家了,於是先生就通勤上班。住在礁溪的雪娥,找到幫旅舍洗被單的工作,她要走路到旅舍,將要洗的被單、床單、枕頭套包在大布巾裡,然後再背回家用自來水洗,好天氣時,家外的庭院就是曬被單的場所,天雨時,家裡處處都是晾著的被單,恍如電影布幕般,煞是壯觀。

  後來洗衣店盛行,洗被單的工作沒了,雪娥應徵到家附近鄉立托兒所的工友工作,在那裡她要負責掃地、燒開水、蒸便當、煮點心……等,自己的孩子也跟著她一起在托兒所上課(不用收學費),記得那時每天早上要去上班時,隔壁阿婆就喊著:「孩子們,要去托兒所上課囉!」大大小小的蘿蔔頭加起來有十幾個,就如同母雞帶小雞般跟著雪娥一起上學去!放學時,也是這樣浩浩蕩蕩的一行隊伍帶回家。

  在托兒所工作好幾年後,新當選的鄉長改變政策,雖然托兒所所長及其他人士極力幫雪娥爭取,但最後還是不得不離開這個工作崗位。而後朋友問雪娥是否願當保母?答應後,就此開啟她的保母生涯。記得剛開始照顧幼兒時是日夜無休的,月薪三仟元,每回只帶一個小孩,還曾有一家的四姐妹都是雪娥帶大的,另曾經有一段時間,照顧的孩子家長因無法兼顧家庭工作,聘請雪娥到家裡幫忙照顧孩子、整理家務,於是雪娥就把自己的三個孩子帶著,加上老闆家的四個孩子,一屋子小孩鬧烘烘的。

  民國八十年,雪娥的先生從林務局退休,八十一年開始回大陸探親,那時先生的父母均已逝世,然而雪娥先生卻還是每年都要到大陸,每次去就待上廿一天左右,盡管他曾答應雪娥,要把退休金的一部分留給雪娥,但卻沒有做到,有次雪娥氣不過跟他說:「要不你乾脆回大陸定居算了。」而雪娥先生卻又不願意,這樣每年的往返,所費不貲,在雪娥的心裡,總覺得開放大陸探親的政策,害慘了這些在台灣的老婆。

  雪娥的保母歲月大約將近二十年,覺得年紀較大,無法再承擔照顧幼兒的責任,於是就不再當保母。過沒多久,以前帶的孩子家長在羅東開火鍋店,雪娥就到店裡當服務生;端火鍋,大約做了二、三年,火鍋店倒閉,那時女兒也已大學畢業,就勸她不要再出去工作了。

  雖然不再出去工作,但雪娥的先生開始出現失智的現象,直到此時他才沒有再到大陸探親。先生的病情,起始會自己一個人偷偷的跑出去,雪娥總是要四處的找他回來,後來甚至連生活起居都無法自理,更需雪娥寸步不離的照料,先生病了五、六年後往生,沒有留下半毛錢給雪娥。

  現在的雪娥別無所求,只需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有空時就在家附近運動,先前孩子出外讀書時,雪娥有參加佛光山蘭陽別院的誦經團,直到現在都還持續著,有時也會去幫往生者助念。

  回首,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雪娥阿媽不再怨;不再嘆,安定是現在的知足,至少,牌桌外的天空,自己也揮灑得多姿多采。

4.jpg

5.jpg

6.jpg

社團法人宜蘭縣思源仁愛協會守護獨居老人送物資予獨居老人送暖暖包予獨居老人送粽子、柚子予獨居老人送月餅獨居老人愛心圍爐獨居老人關懷訪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宜蘭思源仁愛協會 的頭像
    宜蘭思源仁愛協會

    社團法人宜蘭縣思源仁愛協會

    宜蘭思源仁愛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